春节假期期间的一些思考

对于我个人而言,与其说在学校和在家是两种状态,不如说是处于两个极端。在学校,我恨不得花光所有的时间来学习新东西、加深自己对于各种技术的理解;而回到家之后,我却又完全地抛弃了这些东西,开始四处「游荡」以及和同学朋友玩乐。我思考过,这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「同辈压力」。在学校,大部分人都处于学习状态,迫于同辈压力,我就像站在了满是人海的单行道上,向前走好像是必然的选择了。我从小到大的升学经历,决定了我圈子的复杂性,因此我到家之后会接触到很多「社会上的人」以及不同专业的同学朋友,凭借一些酒精的助力,感触也逐渐深刻起来。

首先是对自己的认识,「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」和自己相处是人生很大的一项课题,而和自己相处好的前提便是对自己有一个充分全面的认知。从步入大学校门起,我对自己的认识也愈加深刻,包括自己性格的弱点、能力的边界等等。可能是家庭环境的缘故,也可能是自身心态的原因,仿佛在内心深处会有些「自卑」,对于很多或许能够尝试的东西胆怯,对于很多想要认识的人怯步。其次就是有时候说话还是带着刺,或者说过于「直白」,这又好像源于我的「自信」,我自信于在某些话题下我观点的正确性,于是乎我开始展示自己的「优越性」,说话充斥着对别人的抨击。再有就是不懂得隐藏,所有的观点都热衷于分享给别人,就好像任何一个和我相处一段时间的人都能够看穿我一样。最近看了「教父三部曲」,可能是我人生阅历尚浅的缘故,影评中很多解析我并不能感同身受,但有一句我印象很深的台词是 教父I 中老教父对长子说的话:「Never tell anybody outside the Family what you are thinking.」

其次和长辈们交流时,他们的观点可能显得粗俗,但却十分实用。作为个人,不断学习、努力工作无非是为了累积财富、改善生活甚至改变阶级。这些长辈在社会上经历的事情很多,包括人情世故、对于社会存在不良现象的观察、对家庭的理解等等。关于财富累积的理解,我十分认同的一个观点就是选择比努力重要,既然当今的财富衡量是基于现代货币理论的,那么仅仅靠努力工作无法摆脱被割韭菜的下场,努力工作是作为社会一份子的本职,因为这样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,但不去了解社会或者经济上发生了什么就显得十分愚蠢了。这也是为什么有些长辈会推荐我去接触理财产品,倒不是他们不知道风险所在,只是他们信任我能够保持理性罢了。所以这段时间我倒是萌生了学习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想法,也好作为平时学习工科的调剂。

马上就要返校了,或者说又要切换一种生活模式了。我很珍惜在学校的时间,这是一段能够心无旁骛提升自己认知的时间;但有时候又会有些厌倦单调的校园生活,想要进入社会接触更加多样复杂的群体。不管怎样,还是希望自己赶路之余不忘思考。